欢迎您访问福建畜牧兽医网

地 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73号国贸广场1408室

电 话:0591-87856764

非瘟重压之下,我们该如何“负重前行”?!

作者:fjxmw   发布时间:2019-11-29 15:18:16

 

云南神农董事长何祖训:诸多行业观点指出,现在进入了“后非瘟时代”,但现在真的到了非瘟的“后时代”吗?在我看来,远远没有!至少,在我们没有完全掌控他之前,都不能称之为“后非瘟时代”。非洲猪瘟让整个养猪业走向了文明!让养猪人和我们的猪,都走向了“高福利、高待遇、文明化、年轻化”的时代。而随着中小规模猪场和家庭农场在此次非瘟风波中逐渐退市或被淘汰,未来养猪,更将体现出“生物安全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特征。养猪业总体年龄结构将偏低,更多专业、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会进入这个行业,促进中国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当下高企的猪价,诸多的养殖企业跑马圈地,疯狂扩张,但我们要知道——猪价不可能始终居高不下,凡是都有两面性,对于养殖企业而言,亦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要知道,久利之事不可为!另外,对于非洲猪瘟疫苗的认知和态度,必将是企业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分水岭!虽目前行业内对与疫苗的使用,各方观点争论不休,但总体上,就中国猪业长远发展而言,不使用非洲猪瘟疫苗无疑利大于弊!尤其是养猪企业,如果单纯的寄希望于非瘟疫苗,想要靠疫苗去养猪,那肯定养不好猪,也不用谈什么核心竞争力!盲目的将希望全部押宝在疫苗上,无异于在赌博!因为,无数实践已经告诉我们——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对神农而言,不论短期、还是长期,都不会去使用非洲猪瘟疫苗!在未来竞争中,做好自己的事,同时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合作共赢,方可保障猪业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四川驰阳董事长杨阳:非洲猪瘟从发生到目前,驰阳团队举全公司之力,首要任务就是“保猪”!经过与非洲猪瘟不断的抗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在驰阳看来,在非瘟肆虐的大环境下,对于猪业企业发展,我们必须认清几个形势,即——猪价高,但不会一直高;非洲猪瘟可防可控;后期,中国猪业种源一定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例如目前诸多企业进行的“三元母猪扩繁”等;在与非瘟的斗争中,时间赛黄金!非洲猪瘟是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市场一直在变化,而非洲猪瘟只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些企业对市场变化有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很早就发现了变化,并且能够根据变化进行积极调整,顺势而为,把控总体行业及企业发展格局。而有些企业,则有些后知后觉,既未感受到市场变化,又没有顺应趋势进行改变,当他们回过神来,想要改变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就驰阳而言,目前采取的“双主业发展模式”亦是积极顺应市场变化的体现。采取畜禽养殖和饲料业务共同发展,促进饲料内销,实现降本增效。另外,在技术及研发等方面,积极“借力”发展,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优质资源的高效整合,从川农合作,为驰阳提供科研、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让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支撑、有依托。

广东德兴董事长姚辉德:非洲猪瘟对于中国养猪业而言,是打击,也是考验!我认为非洲猪瘟的影响,将更加清晰地让我们意识到在养殖行业中,设施设备的重要性以及专业团队的重要性。例如德兴,就是通过一亿多元的投入,建立了全封闭的“北欧农场”式猪舍,来实现阻断病毒进入。此外,专业的团队成员亦是在“防非保猪”战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关于未来,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要自己想清楚,我的猪到底该怎么养?应该评估自己的猪场,到底能不能防住非瘟?如果目前的设施设备不能防控,能不能进行改造和设计,让他防住?两方面都不能达到又不想改变的话,那就尽早转行吧。而对于疫苗防控方面,大家都在关注,但重要的过程是通过生物安全来进行综合防控,所以,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疫苗上,想要依靠疫苗对非瘟进行防控,实不可取的思想和做法!

明著农牧董事长尚海广:非洲猪瘟的到来,不论是从资金、技术还是设施设备还是人才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小猪场和部分家庭农场在非瘟下被市场淘汰,规模化养殖定会大力发展。而对于行业上下游产业而言,亦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饲料毛利将进一步下降,代工/订制模式将会盛行;而随着生物安全防控等级的提升,兽药、动保的使用量也将逐步下降。尤其是对于未来的动保企业而言,例如口蹄疫、蓝耳等疾病的防控,可能需求不是那么强烈。估计,在现在全新的大环境下,中国猪业的发展,利用5-10年时间,定将赶超欧美先进水平!

 天邦股份首席科学家傅衍:在非瘟的重压下,不同企业、不同单位,有不同的道路在走。对于天邦而言,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重新规划,就育种而言,始终是天邦的优势所在,因为天邦搞育种是为了给自己用。非洲猪瘟后,大量的散户和中小猪场退出市场,诸多种猪企业包括核心种猪场等,也没有逃过非瘟这一劫!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种猪场小、散但是不强!到处都是种猪公司,诸多的企业在竞争中采取低价策略,不仅扰乱市场且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及育种技术的整体提升。因此,不建议有太多的育种公司,这不利于中国猪育种领域做大做强。育种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沉下心来做,并且投入很大,亦是长期坚持才会出结果的工作。要做好育种工作,就需要整合资源,结合各方优势,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和开拓,共同进步。单单依靠某一方的了力量,不可能做好,也不会做大。就目前环境下,诸多育种公司受到了冲击,从另一个方面看,也为资源整合,建立大型育种平台带来了机会。天邦也在不断应用基因育种技术、CT育种技术等,为养猪业创造更大效益,实现更大价值!

随着此次非瘟疫情,对生物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的更加重视,“不靠药、不靠苗、靠管理、靠技术”的养殖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亦是有利于中国养猪业整体不断做大、做强!

                             选自猪E网/11.28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