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畜牧兽医网
地 址: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6号农房大厦5层
电 话:0591-87856764
专家访谈 于法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村环境与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环境报:您如何看待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 于法稳: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 从统计数据来看,到2016年,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普遍降低,拐点已经提前出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使用强度降低。基层调研发现,当前,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依然居高不下。这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2016年大牲畜年底存栏头数为11906.41万头,产生大约30亿吨畜禽粪便。由于养殖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有效处理率不到50%,实现畜禽粪尿资源化利用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 畜禽养殖废弃物之所以成为污染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地把种植系统和养殖系统之间生态的联系割断了。在农村改革之前,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都是种植业中很好的有机肥。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有机肥的使用认可度下降。原因有两点,一是施用有机肥量大、成本高;二是劳动力投入大。 现代化农业追求产量,化肥可以快速增产且施用方便,因而使用化肥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粪便不能有效地作为有机肥回到田地,而又没有好的处理途径,自然就成了较大的污染源。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于法稳:今年上半年,我们“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理论与政策”创新团队对全国7个省14个地市28个县的调研发现,规模化养殖场大多是企业投入,一般都比较正规,严格按照生态环保要求,配有废弃物处理设施,对畜禽粪便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有机肥、沼气发电等。恰恰是对散户难以管理,这些养殖场的规模一般在三五十头,养殖户没有能力也不愿意配备废弃物处理设施,在村内或者周边空闲处发展养殖,带来严重的污染。 实事求是来讲,要求规模化以下养殖户每家上环保设施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引导这些养殖户采取相应的微生物技术手段,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但最根本的,还是应重构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环境报:如何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发展? 于法稳:要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发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一种情况是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等想从事规模化养殖,最好从一开始就做好规划设计和统筹。比如,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合理确定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规模配套。 如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有很多养殖场模式挺好。因为山区丘陵地带多林地,可以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于水果、蔬菜的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适宜的林地,以充分消纳畜禽养殖的废弃物。 第二种情况是养殖企业或大户和周边的农民进行合作,将畜禽养殖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循环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养殖场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发展沼气之后的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而农民可以为养殖企业提供农作物秸秆,作为养殖业需要的饲料,从而形成双赢的综合体。 福建省长泰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值得借鉴。利用规模化养猪场的粪尿发展沼气,沼液用于养鱼,沼渣用于热带水果的种植。一方面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从而调节能源、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畜禽养殖—沼气—有机肥—水果种植”的产业链条。另外,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场模式也值得推广。 第三种情况,就是畜禽养殖大户和当地农民之间建立一个互惠互利的模式,可以称为“利益联合体”。通过村集体成立一个合作社,村集体和公司共同经营。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区域,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积造利用堆肥,减少化肥用量。以山东栖霞苹果生产为例,一些村子采用上述合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果—沼—畜”模式。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与规模养殖相配套,建立大型沼气设施,将沼渣、沼液施于果园,减少化肥用量。 第四种是“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在水肥条件较好的产区和新建果园,推进矮化密植,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中国环境报:有机肥见效慢、施用比化肥费时费力,一些农民不愿意施用有机肥。针对这一问题,您认为有哪些解决之道? 于法稳:用市场调节的办法最好。如果施用有机肥与施用化肥的农产品相比,销售价格没有明显的区别,农民当然不愿意费时费力地施用有机肥。为此,应规范农产品认证市场,以严格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作为对高品质果蔬的支撑。 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倒逼生产方式转变。比如,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对大湘西贫困地区采取补贴政策,扶持绿色食品认证。 此外,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比如陕西省采用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通过项目补贴,支持龙头企业创建“水肥一体化、有机肥+绿肥示范”基地,引领果农转变观念。鼓励企业实施优果优价收购,倒逼果农转变施肥方式。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新技术、新肥料示范,加快推广速度。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公子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