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畜牧兽医网

地 址: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73号国贸广场1408室

电 话:0591-87856764

荷兰!2人养10000头猪,如何做到PSY28头?

作者:转自:养猪公社   发布时间:2018-11-02 09:04:44

 一荷兰猪场共饲养了750头母猪,饲养到保育结束,目前人员仅为夫妻二人外加一个雇员。

  在生产成绩方面,PSY(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能达到28头,年提供将近2万头保育猪,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机械化、自动化是肯定的,像自动化喂水饮水、喂料这种大多数中国的猪场广泛使用设备自然不用说。欧美的母猪舍一般都是采用漏缝地板与水泡粪相结合。

  这样,一方面释放了猪的群居天性;另一方面,母猪在大群中得到了充分的运动,同时获得充足的空间,所谓“心宽体胖”,提高了整体健康水平,从而使得母猪抗病力,受精率,繁殖率等都有相应的提高。

  ▼为了便于管理还有顾及母猪福利问题,采用大群饲养,使用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


母猪自动化管理

  母猪的耳朵上带有电子耳标,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能根据母猪体况来精确饲喂,不同胎次、不同日龄、不同背膘吃到的料量都不同。

  母猪发情判别不是像中国那样:人赶着一头公猪在母猪面前走动,看定位栏中的母猪有没有“静立反射”。

  他们在母猪吃食或饮水的必经之地,安装发情监测器和自动分离器。

  公猪固定在一个位置,母猪饮食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公猪进行访问。根据母猪电子耳标扫描记录母猪访问公猪的次数和时间,当达到一定值时,就会被发现,标记出来。

  对采食量有异常的、需要上产床的、要打疫苗的、发情的、分别进行喷墨标记和分离。

  分离器有两个出口,分别对应分离区和大群。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受精精确率;另一方面,缩短了人为鉴定时间,并且是在最佳时间将其分离出来进行人工受精。

  像这样750头母猪,年提供将近2万头保育猪的猪场,配备12台饲喂站和2个分离站,再加上2台发情检测站即可。

  ▼数字化母猪管理系统模拟图

自动化产房

  母猪产房的话,他们的产床和中国的长的都差不多,不过由于人手不够,从不对仔猪进行接生,过多干预母猪生产。

  产房分娩是无人值守,在分娩第二天集中进行仔猪护理,护理操作是一条龙一次性完成,包括剪牙断尾、打耳牌、注射疫苗等,采用的是一台自动化的机器。

  产房▼

  自动化喂奶

  仔猪酸奶在中控室被添加到酸奶线,酸奶线直接通往各产房的产床上的仔猪酸奶饲喂槽(乳头式)。这其中的难点在于,各舍的开关控制、酸奶的保鲜、酸奶线的清洗。

  从母猪管理到仔猪养育,几乎所有过程都是自动化的!

  2个人背后是完整的配套体系

  2个人养一万头猪咋听上去有点夸张,背后是完整的配套体系。

  国外自动化设备质量好,售后服务也好,一个电话预约,什么都解决了,农户根本不需要担心。

  即使是需要人工参与的环节,也有配套的育保服务。

  完整的配套服务才是荷兰养猪业效率极高的原因,这也是国外种植业高效率的真正原因。

中国博士潜伏荷兰猪场悟出的五大秘密!PSY在25左右的猪场必看!

新农徐稳博士等一行四人,赴荷兰Deventer参加为期四周多的的养猪生产培训。前两周在荷兰GD动物健康中心进行理论培训,后周两分别在一家400头母猪以及一家1000头母猪的繁殖场进行现场学习和操作。荷兰同行的分享深入浅出、细致入微,从繁多的细节中,徐博士整理出了下面五大秘密,供大家细细品味!

先说说荷兰养猪业概况

2015年荷兰共有4500个规模化养猪场,生猪存栏总数超过120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头数在90万头左右。近几十年,荷兰养猪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生猪存栏数较为稳定,同时养猪场数量和面积不断下降。35年前,荷兰共有4.2万养猪场,此后逐年下滑。自2000年以来,养猪场数量下降近三分之二,其中专业养猪场数量下降55%,总占地面积下降30%。荷兰采用两点式生产,繁殖场与育肥场分开,平均每个繁殖场母猪头数500头,每个育肥场商品猪头数为1900头左右。荷兰猪场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为29头左右。

 image.png

从这里开始,五大秘密揭晓:

一、生物安全荷兰没有猪瘟,伪狂犬,口蹄疫,因此,种猪不接种这些疫苗,也不接种细小病毒,只接种支原体疫苗,部分猪场还接种蓝耳疫苗。荷兰猪场对外部防疫安全空间没有特定的要求,在南部养殖密集区,有的猪场与猪场之间间隔甚至小于200m。欧盟规定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荷兰猪场一般不会对猪进行药物治疗。每一个猪场都十分重视生物安全。所有进出猪场的人员必须洗澡、换衣、换靴。有的猪场甚至规定进入不同的功能区必须穿不同颜色的靴子和外衣。日常工作时,按照产房由小到大,保育由强到弱的顺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传播。



二、自动化
猪舍建筑结构均为全封闭式,舍内栏栏之间隔断部分采用复合板的材料,安装拆卸极为方便。猪舍内空气通过多层水帘过滤排出。猪场建筑下方均有封闭式粪道,与封闭式贮污池联通。猪舍供暖设备完好,供暖管道都预埋在猪栏的躺卧区,许多猪场均采用自动控温,排气的设备。在荷兰,猪场成本主要包括栏舍基建、人工成本、银行利息。荷兰的猪场的建设投资比中国高得多,由于荷兰的人工费用高(每小时25欧元左右),所以产房的管理较为粗放,经常发生无人接产,分娩接产任其自然,产房仔猪死亡率达15%以上。在此情况下,有的猪场采用了可升降的产床,该产床的漏缝地板可以升降。母猪站立时,产床自动下降,仔猪无法进入母猪的躺卧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母猪躺卧压死仔猪;母猪躺卧后,产床自动上升,仔猪可以随意进食。由于欧洲母猪定位栏的使用限制,怀孕母猪一般采用大栏饲喂,使用电子耳标,自动根据每头母猪的体重以及妊娠日龄设定采食量和饲料种类。同时还可对准备上产房的母猪进行区分,单独管理。

image.png 

三、品种
80%以上荷兰养猪场的品种来源于托佩克公司(TOPIGS)。它也是欧洲最大的猪育种公司。托佩克致力于种猪的平衡育种保证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的同时,考虑新生仔猪的活力;保证商品猪生长速度快的同时,兼顾良好的肉质、肉色、屠宰率。其育种目标是每两年提高0.5头初生仔猪。我们本次学习和交流的繁殖场规模为400头基础母猪(品种为托佩克20)。该场每头母猪窝产活仔数15.3头,每窝断奶活仔13.2头,每头母猪每年可提供31 头断奶仔猪,仔猪28 日龄断奶,断奶后在保育舍饲养30 kg(大约10周龄左右)出售给德国或者比利时的育肥场育肥,售价为每头50 欧元。而目前在荷兰一头30 kg 体重的小猪每头仅赚5欧左右。这家养猪场只有1.5 个工作人员,平时只有农场主一个人,配种时雇佣一个工人。

选择大于努力。品种将在未来的养猪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国内猪场排除环境因素,即使产房24小时护理,也很难做到平均产活仔数15以上,更不用说产房5%-10%的死亡率。产仔数也是PSY的重要决定因素,直接影响猪场成本高低。

四、饲料

 荷兰猪场均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一般为颗粒料,饲料公司每隔一段时间,使用料车将颗粒料打入猪场的料塔中。荷兰猪场非常注重教槽料的饲喂。出生后前两天:仔猪吃母乳,并在料槽中加入清水和电解质;出生后2-10日龄:使用奶粉,用50度左右的热水搅拌混匀后,每窝每天按照1L添加;10-28日龄:在饲喂奶粉的同时补充颗粒教槽料,用奶粉浸泡教槽料;28-33日龄:不饲喂奶粉,由于转群的原因,将水和教槽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湿拌料饲喂;33-42日龄:饲喂颗粒教槽料;

母猪是猪场的赚钱机器,母猪料的饲喂也是荷兰农场的重点之一。他们认为母猪产仔数越来越多,母猪需要生产足够的奶(常乳和初乳)以维持哺乳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同时避免泌乳期母猪失重过大造成对下一胎次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增加母猪的淘汰率。因此对母猪的代谢和采食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母猪的采食能力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高泌乳量的需要,这样母猪将会出现能量负平衡,这样母猪不得不动用组织的脂肪,甚至蛋白以及骨骼中的矿物质。从而导致母猪哺乳期的失重。因此他们会尽可能的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和哺乳料的营养浓度。

image.png 

五、程序化操作,细节决定成败

荷兰猪场按照周节律生产,每周每天所做的工作都是固定的。周一产房仔猪断尾、补铁,母猪查情;周二产房仔猪免疫,母猪配种;周三保育仔猪出售,清洗保育舍,母猪配种;周四产房断奶,产房母猪转配种,仔猪转保育,怀孕母猪转产房;在荷兰的农场里,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荷兰人对技术,对设备的信赖,很多猪场都直接用饲料公司、设备公司、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一切都是为了给动物、给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母猪降温研发水冷式产床;在母猪前方绑布条方便其撕咬,满足其筑巢的习性,同时也可保持圈舍的安静;针对保育舍密度过大设计高低栏饲喂,同时为仔猪群设置铁链、木球、玩具,减少打斗;任何情况下不可踢打猪只等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小结

荷兰虽是世界、欧洲小国,却创造了世界的“农业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生命力的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从荷兰家庭农场发展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1、充分发挥个人在猪场管理中的主动性,农场主和工人一起干活,甚至大部分工作都是农场主自己完成;2、品种、设备等技术创新是重要推进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3、生物安全制度是重要的屏障,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在消毒、清洗上投入最多;4、各种配套的服务体系是重要的保障,兽医制定生产节律、定期回访,各种设备公司人员的定期维护检修,饲料公司、育种公司的服务和数据分析反馈等等。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包括新农在内的国内猪场,去转化、落地的! (资料来源:上海新农、猪场动力网,改变饲界整理)


相关内容: